2022国情教育第五讲 伍江: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时间: 2024-03-05 05:49:24 |   作者: 城市照明规划

产品特点

  11月22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2022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五讲在蔡冠深报告厅举行。本期主讲嘉宾是同济大学教授、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讲座主题是“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伍江教授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大局观,结合我国城市化历程和国际城市发展动态,对上海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规划建设转型进行了专业全面又饱含人文情怀的讲解,获得了听讲师生的一致好评。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通过线上全程聆听了本次讲座,同步参与国情教育活动。

  伍江教授首先介绍了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等城市发展相关表述。他指出,城市是人类文明形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化不应被简单理解为“造城”这一外部表象,它还意味着人可以从农村生产中脱离出来从事非农业生产,进而促使人可以在基本生存需求之余创造更多需求的可能,也就有了更多从事文化生产的机会,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城市比过去的农村形态有更多文化产出的空间。

  伍江教授结合历年城镇化数据分析指出,尽管我国的快速城市化晚于西方国家,但在短短40年时间里实现了中国一半人口的城市化,带来了大量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还强调,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以和平方式推进的,这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之处。在下一阶段,我们还需要在发展的同时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在讲座中,伍江教授以人从童年进入成年的阶段来类比城市从相对暂时的增量模式向更为常态的存量模式的转型。现在的城市发展必须进入“成年期”,也就是习强调的“两山”理论,即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稳步的增长。2016年10月20日,联合国第三次人类居住大会通过了《新城市议程》,关切城市“包容发展”“绿色发展”“韧性发展”“有序发展”四个方面。伍江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并表示目前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世界人类所形成的共识相契合的。另外,他还结合真实的生活介绍了保证可持续发展要守住的发展底线,涵盖“土地资源”“生态宜居”“历史人文”“公平公正”“公共安全”五个维度。

  讲座最后,伍江教授结合1946年《上海大都市计划》、1959年《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2001年版《上海市城市总体设计》和2035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设计》等重要史实及相关文件,提出了上海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规划建设转型方向,包括“逐步优化城乡空间格局”、“逐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变现有交通规划思路,真正确立公交优先的规划战略”、“进一步体现人民城市理念”、“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城乡建设及时转向小规模常态化有机更新”五个层面。在交通方面,他强调要尽可能以集体交通取代个体交通,呼吁大家别把公共交通理解为一种公共服务,也不应将公共交通看作底层交通,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实现自身出行自由的同时不消耗过多的资源。伍江教授坚信,上海一定会锚定自身战略定位,紧紧围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打开放牌、吃改革饭、走创新路,不断保持高质量发展。

  伍江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在贯彻二十大精神,结合具体生活案例、少有空话套话的同时富有趣味、人情味,我听完收获颇丰。作为一个浙江生源的学生,其中最引起我兴趣的是教授对于“创造中国特色的宜居环境”尤其是上海方案的观点。伍教授认为中国的国情是人多,人均土地少,“解决高密度问题是解决中国问题”:我们在有限的资源里解决现代化问题(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为世界做贡献。创造中国特色的宜居环境不仅在人均绿化,也在幸福生活的服务上,我们要自己给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人是精神动物,需要也从事文化创造,不可以用一个文化来替代另一个文化,文化是沉淀形成的;在空间方面也是如此,作为载体的文化现象不可以为了今天的文化全部拆掉,但也不是把旧空间统统变成博物馆,需要的是不断“更新”。

  群租房问题上,伍教授从普通民众的方面出发,认为如果政府对改善他们的情况无能为力,就不要去强制管理,更好的方案是拿出一点公共资源给这些人住。只要保障了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才能谈城市治理。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很多地方要求我们去改善。

  伍教授也提出在城市建设方面“把上海边界看得太紧”的问题,高的看不上低的,上海又不是孤岛,如果不许另外的地方的人、公路进来,上海也生存不下去;要把眼光放大,全国一盘棋,资源统筹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强大力量。

  在本次的讲座学习中,我们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聆听着伍教授对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将进一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剖析解读。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城市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是持续不断的,上海作为大型生命集合体,由于自然禀赋、历史传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因素的不同,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城市品格是解读上海过去发展的无形密码,也是推动上海未来发展的深层力量,更是国家和人民对上海这座城市不变的期待。在互动提问环节我问到老师:“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是上海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而有些人却说:上海是一个你想融入却不敢或不容易融入的地方,那您对我们可能即将融入或今后有想法扎根上海的年轻人,有没什么好的建议呢?老师的回答简单而又充满力量,让我明白了这座城市像是一个巨大的容器,承载着不同人的声音,也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展示着海纳与有容,方成上海之大,最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上海将在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道方面续写更精彩的篇章。

2022国情教育第五讲 伍江: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时间: 2024-03-05 05:49:24 |   作者: 城市照明规划

  11月22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2022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五讲在蔡冠深报告厅举行。本期主讲嘉宾是同济大学教授、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院长伍江,讲座主题是“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伍江教授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大局观,结合我国城市化历程和国际城市发展动态,对上海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规划建设转型进行了专业全面又饱含人文情怀的讲解,获得了听讲师生的一致好评。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通过线上全程聆听了本次讲座,同步参与国情教育活动。

  伍江教授首先介绍了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等城市发展相关表述。他指出,城市是人类文明形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化不应被简单理解为“造城”这一外部表象,它还意味着人可以从农村生产中脱离出来从事非农业生产,进而促使人可以在基本生存需求之余创造更多需求的可能,也就有了更多从事文化生产的机会,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城市比过去的农村形态有更多文化产出的空间。

  伍江教授结合历年城镇化数据分析指出,尽管我国的快速城市化晚于西方国家,但在短短40年时间里实现了中国一半人口的城市化,带来了大量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还强调,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以和平方式推进的,这是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之处。在下一阶段,我们还需要在发展的同时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在讲座中,伍江教授以人从童年进入成年的阶段来类比城市从相对暂时的增量模式向更为常态的存量模式的转型。现在的城市发展必须进入“成年期”,也就是习强调的“两山”理论,即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稳步的增长。2016年10月20日,联合国第三次人类居住大会通过了《新城市议程》,关切城市“包容发展”“绿色发展”“韧性发展”“有序发展”四个方面。伍江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并表示目前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世界人类所形成的共识相契合的。另外,他还结合真实的生活介绍了保证可持续发展要守住的发展底线,涵盖“土地资源”“生态宜居”“历史人文”“公平公正”“公共安全”五个维度。

  讲座最后,伍江教授结合1946年《上海大都市计划》、1959年《城市建设初步规划总图》、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2001年版《上海市城市总体设计》和2035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设计》等重要史实及相关文件,提出了上海可持续发展导向的规划建设转型方向,包括“逐步优化城乡空间格局”、“逐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变现有交通规划思路,真正确立公交优先的规划战略”、“进一步体现人民城市理念”、“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城乡建设及时转向小规模常态化有机更新”五个层面。在交通方面,他强调要尽可能以集体交通取代个体交通,呼吁大家别把公共交通理解为一种公共服务,也不应将公共交通看作底层交通,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实现自身出行自由的同时不消耗过多的资源。伍江教授坚信,上海一定会锚定自身战略定位,紧紧围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打开放牌、吃改革饭、走创新路,不断保持高质量发展。

  伍江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在贯彻二十大精神,结合具体生活案例、少有空话套话的同时富有趣味、人情味,我听完收获颇丰。作为一个浙江生源的学生,其中最引起我兴趣的是教授对于“创造中国特色的宜居环境”尤其是上海方案的观点。伍教授认为中国的国情是人多,人均土地少,“解决高密度问题是解决中国问题”:我们在有限的资源里解决现代化问题(而不是一味模仿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为世界做贡献。创造中国特色的宜居环境不仅在人均绿化,也在幸福生活的服务上,我们要自己给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人是精神动物,需要也从事文化创造,不可以用一个文化来替代另一个文化,文化是沉淀形成的;在空间方面也是如此,作为载体的文化现象不可以为了今天的文化全部拆掉,但也不是把旧空间统统变成博物馆,需要的是不断“更新”。

  群租房问题上,伍教授从普通民众的方面出发,认为如果政府对改善他们的情况无能为力,就不要去强制管理,更好的方案是拿出一点公共资源给这些人住。只要保障了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才能谈城市治理。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很多地方要求我们去改善。

  伍教授也提出在城市建设方面“把上海边界看得太紧”的问题,高的看不上低的,上海又不是孤岛,如果不许另外的地方的人、公路进来,上海也生存不下去;要把眼光放大,全国一盘棋,资源统筹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强大力量。

  在本次的讲座学习中,我们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聆听着伍教授对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将进一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剖析解读。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城市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是持续不断的,上海作为大型生命集合体,由于自然禀赋、历史传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因素的不同,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城市品格是解读上海过去发展的无形密码,也是推动上海未来发展的深层力量,更是国家和人民对上海这座城市不变的期待。在互动提问环节我问到老师:“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是上海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而有些人却说:上海是一个你想融入却不敢或不容易融入的地方,那您对我们可能即将融入或今后有想法扎根上海的年轻人,有没什么好的建议呢?老师的回答简单而又充满力量,让我明白了这座城市像是一个巨大的容器,承载着不同人的声音,也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展示着海纳与有容,方成上海之大,最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上海将在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道方面续写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