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城乡规划现状及新时期实施策略!

时间: 2023-09-14 20:59:45 |   作者: 建筑桥梁照明

产品特点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美丽中国经历了从提出到加快实施的过程,慢慢的变成了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从“美丽”的词源角度,美丽中国的内涵由表及里表现为3个层级,表象为生态的清洁优美、本质为发展的高质量、内在机制为制度的现代化,概括为标志美、内核美、支撑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美丽中国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其分别对应生态美、社会美和心灵美。从“资源环境和安全生态”角度,近中期实践的美丽中国内涵包括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保育、环境质量改善、地球环境安全等内容。

  简要概括,从基本的自然生态之美到物质发展之美再上升至社会和谐之美,体现出我国生态、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大美丽内涵。

  2018年5月,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路线图”和“时间图”,即针对2020年、2025年和2035年不同时间节点上提出了明确目标。

  在美丽中国的目标引领下,首要前提是建设“美丽乡村”,村庄规划则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方法和空间保障。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涵盖了人口、社会、经济、创新、基础设施等人文要素,以及生态环境、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环境、气候等自然要素,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新时期要求将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2019年5月,《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这与美丽中国建设总体目标一致。

  原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的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注重村庄土地利用,对村庄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性不强,住建部门组织编制的村庄规划大多套用城市规划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普遍侧重空间布局安排以及建筑形态设计等问题,忽视村庄产业、生态基础现状,缺乏可操作性,不符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导致村庄规划图愈发美观,但距离转变为现实却十分遥远。若让村庄规划真正落地,需将政策规定、乡村产业、村规民约、文化传统习俗等融合后,转换成村民可理解、易接受的约定,并经过村民的广泛参与后纳入村庄规划中。

  1.制定村庄规划的框架性发展的策略。为进一步缓解城乡发展困境,有关部门一定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框架性的发展的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产业、生态、生活空间规划建设,以创建美丽城乡、构建幸福生活为最终目标,增强顶层设计的可操作性。

  2.合理分配城乡地区公共资源。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城乡之间的发展规模或发展速度做出初步估算,根据预估数据实施资源的分配,保证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3.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吸纳。目前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具备不停地改进革新能力的优秀团队。可通过逐步的提升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使得城乡规划专业的大学生加入村庄规划改革大军。同时,对村庄规划人员开展定期的专业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相关知识,确保村庄规划工作的有效性。

  4.实施有效的乡村文化保护策略。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阔,拥有多种形式的地域文化,乡村文化最为难得,需要做到保护与传承。所以,乡村布局规划工作不得任意实施,尤其是对地域文化开展保护策略。相关研究表明,乡村拥有着无尽的文化遗产,需要最大化维持文化遗产的原貌,鼓励更多人去保护继承文化遗产,去创建美好乡村。

  5.创新解决村庄规划资产金额来源。依赖政府的专项拨款单一途径获取资金,一方面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投入成本较低导致规划落地实施管理运营效果较差。可通过AOB、BOT、EPC+O、EOD、TOD等模式独立或融合构建政企合作运营平台、空间环境与产业、乡村、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解决资产金额来源问题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6.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村庄规划改革最终受益人是所有城镇和乡村居民,所以这样的一个过程必须有公众的参与。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手段鼓励他们加入其中,发表意见或建议,逐步强化公众的社会公共意识,并且要做好监督,让政府的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在实现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宏大目标背景下,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的村庄规划建设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需要各级政府、社会资本和广大群众一起努力。未来,城乡建设仍将继续实施,并向着生态化、区域个性化、健康化方向发展。

浅析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城乡规划现状及新时期实施策略!

时间: 2023-09-14 20:59:45 |   作者: 建筑桥梁照明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美丽中国经历了从提出到加快实施的过程,慢慢的变成了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从“美丽”的词源角度,美丽中国的内涵由表及里表现为3个层级,表象为生态的清洁优美、本质为发展的高质量、内在机制为制度的现代化,概括为标志美、内核美、支撑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美丽中国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其分别对应生态美、社会美和心灵美。从“资源环境和安全生态”角度,近中期实践的美丽中国内涵包括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保育、环境质量改善、地球环境安全等内容。

  简要概括,从基本的自然生态之美到物质发展之美再上升至社会和谐之美,体现出我国生态、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大美丽内涵。

  2018年5月,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路线图”和“时间图”,即针对2020年、2025年和2035年不同时间节点上提出了明确目标。

  在美丽中国的目标引领下,首要前提是建设“美丽乡村”,村庄规划则是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方法和空间保障。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涵盖了人口、社会、经济、创新、基础设施等人文要素,以及生态环境、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环境、气候等自然要素,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新时期要求将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2019年5月,《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这与美丽中国建设总体目标一致。

  原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编制的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注重村庄土地利用,对村庄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性不强,住建部门组织编制的村庄规划大多套用城市规划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普遍侧重空间布局安排以及建筑形态设计等问题,忽视村庄产业、生态基础现状,缺乏可操作性,不符合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导致村庄规划图愈发美观,但距离转变为现实却十分遥远。若让村庄规划真正落地,需将政策规定、乡村产业、村规民约、文化传统习俗等融合后,转换成村民可理解、易接受的约定,并经过村民的广泛参与后纳入村庄规划中。

  1.制定村庄规划的框架性发展的策略。为进一步缓解城乡发展困境,有关部门一定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框架性的发展的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产业、生态、生活空间规划建设,以创建美丽城乡、构建幸福生活为最终目标,增强顶层设计的可操作性。

  2.合理分配城乡地区公共资源。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城乡之间的发展规模或发展速度做出初步估算,根据预估数据实施资源的分配,保证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3.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吸纳。目前村庄规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具备不停地改进革新能力的优秀团队。可通过逐步的提升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使得城乡规划专业的大学生加入村庄规划改革大军。同时,对村庄规划人员开展定期的专业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相关知识,确保村庄规划工作的有效性。

  4.实施有效的乡村文化保护策略。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阔,拥有多种形式的地域文化,乡村文化最为难得,需要做到保护与传承。所以,乡村布局规划工作不得任意实施,尤其是对地域文化开展保护策略。相关研究表明,乡村拥有着无尽的文化遗产,需要最大化维持文化遗产的原貌,鼓励更多人去保护继承文化遗产,去创建美好乡村。

  5.创新解决村庄规划资产金额来源。依赖政府的专项拨款单一途径获取资金,一方面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投入成本较低导致规划落地实施管理运营效果较差。可通过AOB、BOT、EPC+O、EOD、TOD等模式独立或融合构建政企合作运营平台、空间环境与产业、乡村、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解决资产金额来源问题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6.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村庄规划改革最终受益人是所有城镇和乡村居民,所以这样的一个过程必须有公众的参与。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手段鼓励他们加入其中,发表意见或建议,逐步强化公众的社会公共意识,并且要做好监督,让政府的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在实现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宏大目标背景下,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的村庄规划建设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需要各级政府、社会资本和广大群众一起努力。未来,城乡建设仍将继续实施,并向着生态化、区域个性化、健康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