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郑州市城管局建立“红色矩阵”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纪实

时间: 2024-02-13 17:36:17 |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特点

  甲辰新春到来之际,郑州城市上空迎来连日飘雪,与银色世界的美景相比,郑州除雪“边下边清”的“快速反应”在网上更引人关注,网友频频点赞,赞语赤诚。

  目前,郑州正紧紧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现代化,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与奋进,努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3年,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全面贯彻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悟“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结合城管工作实际,提出“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工作理念。

  并借智。运用社会治理理念,实施“头脑风暴”,健全城市管理,不断实现“三个转变”: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管理向服务转变,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转变。

  且借力。在重点项目、难点问题上,建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性,让相关各方去参加了,尤其是让市民代表发表意见、实施监督,借力发力,形成合力,最终穿珠成链、聚沙成塔,汇聚起“红色矩阵”,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

  如今,从“郑点亮”“郑路平”“郑好停”等市政设施管养水平的提升,到撤围挡、清“牛皮癣”、文明养犬等“小”处“细”管的毫不放松;

  从提早做好“预备”姿势迅速展开“边下边清”除雪行动的“走心”,到遍布市区接近600座可供各类户外劳动者歇脚“爱心驿站”的“暖意”;

  从“云端”推动数字城管平台与网格化基层治理平台融合,基本实现数据通、热线通、业务通、调度通,到“实地”推行城市“序化、亮化、美化”;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服务”这个理念需要像一颗“种子”一样,“种”在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通过不断浇水施肥,带动所有在岗人员,主动自觉释放岗位能量。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拿出了自己的办法:坚持突出政治建设这个“总统领”。局党组持续跟进学习习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强化“第一议题”制度贯彻落实。用好“学习强国”“河南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抓实理论武装这个“总路径”。党组成员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以“领导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各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每周半天理论学习”制度,推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坚持筑牢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总理念”。局党组持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大力倡树“百姓城管、服务百姓”观念,教育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员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从行政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从利我思维向利他思维转变,全局干部职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务实重做,形成了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干部职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今年年初刚刚走马上任负责市局宣教处工作的王冰说,“一进单位就来了精气神,就想干事情,还要有结果,见成效。”

  85后工作人员于显龙,在本子上记下了工作大会上印象最深的两句话:“珍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资格和机遇”和“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底气和力量”。

  只说不练空把式,想明白了,就要干实事。比如,郑州从去年年底接连降雪,第一场雪后市局“中枢”周密部署了除雪方案,第二场雪到来前,各相关单位已把被动听指令,转变为主动做功课,备足人、车、物,雪来,即应战!

  又如,新春将至,如何增加城市的色彩映衬城市发展与节日的喜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先小范围挂起灯笼做好“试验田”,既不铺张又凸显氛围,进而在重要干道挂起红红的灯笼,让市民感受节日的喜悦,让城市在夜色里闪耀!

  郑州街头部分施工围挡,占路扰民,引起群众不满意,城管部门就要想办法,解决好问题。

  “没想到会在设立围挡的项目工地成立临时党支部,而且自己作为社区代表去参加了。”巴帅是郑州市紫南办事处街道社区代表,第一次因为社区内的紫辰路要开挖道路设置围挡而成为临时党支部的成员。

  “设置围挡前我作代表征求并收集了居民与商户的意见和建议,在原围挡设置规划上增加了2处出口,方便大伙出行。”巴帅说,这种打破实施工程单位设围挡“一言堂”的做法,群众意见能得到尊重、意愿能得到回应,将可能会产生的矛盾进行了事前预防。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临时党支部,解决难题,服务于民,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推行“网格化”治理的“”。

  该局将郑州市数字城管平台与郑州市网络化平台实现了“数据通”“热线通”“业务通”“事项数据融合”“指挥调度通”;将市城管局系统562名市级执法、市政、环卫、停车、路灯、公用(水、暖、气)等专业处置人员下沉市内八区一级网格、兼顾部分二级网格,形成“红色矩阵”,并组建专职网格巡查员队伍、接件员队伍、处置员队伍等,努力实现问题快速发现、及时处置。

  通过“顶层设计、底层突破”,针对“路不平、车难停、灯不亮”等问题,将“郑路平”“郑好停”“郑点亮”等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书记项目”重点,成立专班临时党支部,让党支部来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用“书记项目”示范带动网格化基层治理各专项工作开展,用“小切口”做好城市治理“大文章”,以“小服务”带动城市面貌“大变化”。

  这期间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全面总结该局系统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琢磨”出一揽子工作方法:

  ——明确方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属地和职能部门“条块结合”,凝心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理顺机制,以属地管理为主体,“块抓条保”,市、区职能部门主动融入,形成察觉缺陷、处理问题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找准定位,职能部门要积极作为,“以条促块”,当好指挥员、战斗员、服务员,指导好、帮助好、服务好基层单位。

  ——形成合力,发挥“条”的作用,确保“块”的功能慢慢地加强,“以块保面”,形成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的强大动力。

  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区两级城管部门与属地办事处结合,“郑好停”成立临时党支部34个,参加党员干部人数1032人,普罗旺世社区、正弘城商圈等7个示范点和27个示范网格已实现常态长效管理。通过盘活、新建、共享等多种举措增加泊位供给59.3万个,智慧停车系统注册用户数突破300万人,接入停车泊位59.1万个。

  除“郑好停”项目外,“郑路平”“郑点亮”依托一级网络单元,分别成立专项工作临时党支部,其中“郑点亮”建立8个临时党支部、32个党小组责任区,2023年亮灯道路197条,亮灯里程129.4公里,机场高速主线已实现亮灯;“郑路平”成立33个临时党支部,完成道路中小修50.2万平方米,治理提升窨井盖5.69万个;累计打造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示范点184座;重拳出击开展施工围挡、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累计规范围挡201公里16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2762处160.6万平方米,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保民生。计划实施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两大类项目65个。其中,公用事业类项目40个。在供暖方面,完成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长输供热管线工程,开建中心城区市政管网建设提升等项目;续建华润登封电厂和大唐巩义电厂引热入郑市区输配管网工程。在污水污泥处理方面,完成南曹污水处理厂一期、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新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综合智慧能源利用工程、三环四环再生水连通管及配水管网工程。在环保能源方面,快速推进储气设施提升和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城市生命线保障方面,加快花园口水源地提升和南水北调口门改造,开建续建九龙水厂一期、京襄水厂一期、东周水厂提升等工程,突出抓好郑开同城东部原水干管、石佛水厂改造两个市级重点项目。

  市政设施类项目25个,最重要的包含:新开移动排涝应急能力提升、杨金明渠雨水系统完善、雪松路下穿南水北调综合管廊等工程。完成京广快速路(中原路—北三环)段中修、西三环郑上路互通立交病害整治、郑平路等10条道路路灯高低压设施改造及15处道路积水点治理、10公里排水管网改造、1200公里雨污管网清淤、13座泵站提升等项目。

  强保障。纵深推进“郑路平”专项行动,完成道路中小修50万平方米。持续巩固道路窨井盖集中整治成效,实现动态清零。梳理总结“郑点亮”工作经验,研究建立管用、高效的路灯管理办法,推动《郑州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2020—2035)》实施,打造具有郑州历史、人文特色的城市照明体系。逐步的提升道路绿化品质,开展标准段绿化景观建设,营造多花多彩、简洁大气的城市绿道。

  计划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5公里、燃气管网102公里、供热管网31.5公里,新发展天然气用户8万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持续深化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完成经开区、郑东新区白沙园区、上街区、新郑市龙湖镇供水业务整合。供热一体化改革,重点实施集中供热一体化管网联通改造,持续稳定压减供热天然气用量。常态化开展城镇燃气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非居民用户“瓶改管”工作。

  坚持精细保洁,扩大机械作业覆盖面,计划新增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150台。做优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分类实效。加快新密垃圾焚烧电厂、巩义垃圾焚烧电厂、荥锦电厂迁建项目建设,督促登封市、巩义市、新密市做好填埋场规范化封场。加快公厕和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新建公厕30座,新增“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示范点20座。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开展建筑垃圾及工程弃土堆体专项整治行动。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持续开展排查工作。

  重治理。持续深化交警城管联合执法,稳步推进“郑好停”序化攻坚。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实现智慧停车“一码通”,构建全市停车一张网。突出抓好施工围挡管理,建立围挡审批、监管、执法、监察“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露天烧烤、违法建设、餐饮油烟和“小广告”治理。大力提升文明养犬程度,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联合执法行动,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养犬意识。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机制,推动设立郑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深入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加快城市网格与基层治理网格融合,提升两个网格平台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速智慧城管建设,谋划申报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预警工程、城市防汛系统(二期)、新城建二期城管板块等项目,逐步实现城管业务系统全覆盖。聚力打造郑州城市综合执法品牌,推广“综合查一次”工作法和“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加快执法队伍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全方面提升执法队伍形象。

  未来,坚持党建引领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之路任重道远,郑州城市管理人策马扬鞭,踔厉前行!

  为促进人—非人动物嵌合体等领域的规范研究,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生命科学伦理分委员会近日研究编制了《人—非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伦理指引》

  2月9日除夕夜,以“成都街头走一走,天府画卷迎新年”为主题的成都市除夕主会场活动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礼仪广场举行。

  现代人工作繁忙,轻易造成饮食不规律,不少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遭受到了损害使黏膜发生改变,最后导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细胞骨架回路”并重构微管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贴春联是我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源于桃符。古人认为,在门上挂桃木制成的神符可以辟邪。我国较早的春联出现在宋朝。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除夕,命学士幸寅逊在寝宫门上的桃符撰词。

  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给物体加热似乎比使其变冷快得多。例如,当我们将食物放进微波炉,几分钟就能加热到100℃甚至更高;如果想让食物降低同样的温度,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

  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关键核心领域强链补链。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真正要把科学技术创新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2月2日至4日,湖北、湖南等地突降冻雨,受恶劣天气影响,多趟列车晚点甚至停运。由于正值春运,大量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近日一则“未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4年2月9日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大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起至2029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科普专家这样认为,大年三十时有时无是正常历法现象,系农历大小月所致。

  中国气象局7日发布《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全面分析2023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和主要气象灾害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气候对各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

  走进技术展厅,大屏幕上不仅实时展示着200公里外江苏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气压、土壤温湿度及土壤肥力等信息,还提供实时感知获得的作物长势信息。

  中央气象台预计,6日夜间至7日,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降雪或雨夹雪,贵州、湖南等地有冻雨,上述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摄氏度左右。

  6日上午,在海南昌江的核电基地,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

  走近“工业城”里的工程师群体,听他们描摹新的一年建设制造强国的蓝图,看他们敢为敢创,善作善成。

  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3年,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量和审结量分别同比增加35.84%、28.80%,均创近5年新高。

  为应对雨雪雾天,济青中线在特大桥、水库、河流等重点位置安装上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桥面结冰状态检测器等。

  小手机,大世界。时至今日,手机已不单单是通信设施,而是集电脑、电视、钥匙、钱包、相机、手表、游戏机、遥控器、计算器、手电筒等功能于一身的生活必需品。

  冻雨是一种特殊的降雨天气。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明产生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地油子”或者“流冰”。

  国家药监局5日发布的《2023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该局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61个,数量再创新高,比2022年增加6个。

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郑州市城管局建立“红色矩阵”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纪实

时间: 2024-02-13 17:36:17 |   作者: 产品中心

  甲辰新春到来之际,郑州城市上空迎来连日飘雪,与银色世界的美景相比,郑州除雪“边下边清”的“快速反应”在网上更引人关注,网友频频点赞,赞语赤诚。

  目前,郑州正紧紧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现代化,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与奋进,努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3年,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全面贯彻落实郑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悟“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结合城管工作实际,提出“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工作理念。

  并借智。运用社会治理理念,实施“头脑风暴”,健全城市管理,不断实现“三个转变”: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管理向服务转变,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转变。

  且借力。在重点项目、难点问题上,建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性,让相关各方去参加了,尤其是让市民代表发表意见、实施监督,借力发力,形成合力,最终穿珠成链、聚沙成塔,汇聚起“红色矩阵”,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

  如今,从“郑点亮”“郑路平”“郑好停”等市政设施管养水平的提升,到撤围挡、清“牛皮癣”、文明养犬等“小”处“细”管的毫不放松;

  从提早做好“预备”姿势迅速展开“边下边清”除雪行动的“走心”,到遍布市区接近600座可供各类户外劳动者歇脚“爱心驿站”的“暖意”;

  从“云端”推动数字城管平台与网格化基层治理平台融合,基本实现数据通、热线通、业务通、调度通,到“实地”推行城市“序化、亮化、美化”;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服务”这个理念需要像一颗“种子”一样,“种”在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通过不断浇水施肥,带动所有在岗人员,主动自觉释放岗位能量。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拿出了自己的办法:坚持突出政治建设这个“总统领”。局党组持续跟进学习习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强化“第一议题”制度贯彻落实。用好“学习强国”“河南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抓实理论武装这个“总路径”。党组成员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以“领导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各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每周半天理论学习”制度,推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坚持筑牢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总理念”。局党组持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大力倡树“百姓城管、服务百姓”观念,教育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员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从行政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从利我思维向利他思维转变,全局干部职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务实重做,形成了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干部职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今年年初刚刚走马上任负责市局宣教处工作的王冰说,“一进单位就来了精气神,就想干事情,还要有结果,见成效。”

  85后工作人员于显龙,在本子上记下了工作大会上印象最深的两句话:“珍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资格和机遇”和“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底气和力量”。

  只说不练空把式,想明白了,就要干实事。比如,郑州从去年年底接连降雪,第一场雪后市局“中枢”周密部署了除雪方案,第二场雪到来前,各相关单位已把被动听指令,转变为主动做功课,备足人、车、物,雪来,即应战!

  又如,新春将至,如何增加城市的色彩映衬城市发展与节日的喜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先小范围挂起灯笼做好“试验田”,既不铺张又凸显氛围,进而在重要干道挂起红红的灯笼,让市民感受节日的喜悦,让城市在夜色里闪耀!

  郑州街头部分施工围挡,占路扰民,引起群众不满意,城管部门就要想办法,解决好问题。

  “没想到会在设立围挡的项目工地成立临时党支部,而且自己作为社区代表去参加了。”巴帅是郑州市紫南办事处街道社区代表,第一次因为社区内的紫辰路要开挖道路设置围挡而成为临时党支部的成员。

  “设置围挡前我作代表征求并收集了居民与商户的意见和建议,在原围挡设置规划上增加了2处出口,方便大伙出行。”巴帅说,这种打破实施工程单位设围挡“一言堂”的做法,群众意见能得到尊重、意愿能得到回应,将可能会产生的矛盾进行了事前预防。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临时党支部,解决难题,服务于民,是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推行“网格化”治理的“”。

  该局将郑州市数字城管平台与郑州市网络化平台实现了“数据通”“热线通”“业务通”“事项数据融合”“指挥调度通”;将市城管局系统562名市级执法、市政、环卫、停车、路灯、公用(水、暖、气)等专业处置人员下沉市内八区一级网格、兼顾部分二级网格,形成“红色矩阵”,并组建专职网格巡查员队伍、接件员队伍、处置员队伍等,努力实现问题快速发现、及时处置。

  通过“顶层设计、底层突破”,针对“路不平、车难停、灯不亮”等问题,将“郑路平”“郑好停”“郑点亮”等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书记项目”重点,成立专班临时党支部,让党支部来统筹社会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用“书记项目”示范带动网格化基层治理各专项工作开展,用“小切口”做好城市治理“大文章”,以“小服务”带动城市面貌“大变化”。

  这期间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全面总结该局系统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琢磨”出一揽子工作方法:

  ——明确方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属地和职能部门“条块结合”,凝心聚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理顺机制,以属地管理为主体,“块抓条保”,市、区职能部门主动融入,形成察觉缺陷、处理问题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找准定位,职能部门要积极作为,“以条促块”,当好指挥员、战斗员、服务员,指导好、帮助好、服务好基层单位。

  ——形成合力,发挥“条”的作用,确保“块”的功能慢慢地加强,“以块保面”,形成党建引领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的强大动力。

  统计显示:目前郑州市区两级城管部门与属地办事处结合,“郑好停”成立临时党支部34个,参加党员干部人数1032人,普罗旺世社区、正弘城商圈等7个示范点和27个示范网格已实现常态长效管理。通过盘活、新建、共享等多种举措增加泊位供给59.3万个,智慧停车系统注册用户数突破300万人,接入停车泊位59.1万个。

  除“郑好停”项目外,“郑路平”“郑点亮”依托一级网络单元,分别成立专项工作临时党支部,其中“郑点亮”建立8个临时党支部、32个党小组责任区,2023年亮灯道路197条,亮灯里程129.4公里,机场高速主线已实现亮灯;“郑路平”成立33个临时党支部,完成道路中小修50.2万平方米,治理提升窨井盖5.69万个;累计打造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示范点184座;重拳出击开展施工围挡、违法建设专项整治,累计规范围挡201公里16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2762处160.6万平方米,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保民生。计划实施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两大类项目65个。其中,公用事业类项目40个。在供暖方面,完成华润登封电厂引热入郑长输供热管线工程,开建中心城区市政管网建设提升等项目;续建华润登封电厂和大唐巩义电厂引热入郑市区输配管网工程。在污水污泥处理方面,完成南曹污水处理厂一期、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二期提标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新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综合智慧能源利用工程、三环四环再生水连通管及配水管网工程。在环保能源方面,快速推进储气设施提升和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城市生命线保障方面,加快花园口水源地提升和南水北调口门改造,开建续建九龙水厂一期、京襄水厂一期、东周水厂提升等工程,突出抓好郑开同城东部原水干管、石佛水厂改造两个市级重点项目。

  市政设施类项目25个,最重要的包含:新开移动排涝应急能力提升、杨金明渠雨水系统完善、雪松路下穿南水北调综合管廊等工程。完成京广快速路(中原路—北三环)段中修、西三环郑上路互通立交病害整治、郑平路等10条道路路灯高低压设施改造及15处道路积水点治理、10公里排水管网改造、1200公里雨污管网清淤、13座泵站提升等项目。

  强保障。纵深推进“郑路平”专项行动,完成道路中小修50万平方米。持续巩固道路窨井盖集中整治成效,实现动态清零。梳理总结“郑点亮”工作经验,研究建立管用、高效的路灯管理办法,推动《郑州市夜景照明专项规划(2020—2035)》实施,打造具有郑州历史、人文特色的城市照明体系。逐步的提升道路绿化品质,开展标准段绿化景观建设,营造多花多彩、简洁大气的城市绿道。

  计划新建改造供水管网85公里、燃气管网102公里、供热管网31.5公里,新发展天然气用户8万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持续深化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完成经开区、郑东新区白沙园区、上街区、新郑市龙湖镇供水业务整合。供热一体化改革,重点实施集中供热一体化管网联通改造,持续稳定压减供热天然气用量。常态化开展城镇燃气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非居民用户“瓶改管”工作。

  坚持精细保洁,扩大机械作业覆盖面,计划新增新能源环卫作业车辆150台。做优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分类实效。加快新密垃圾焚烧电厂、巩义垃圾焚烧电厂、荥锦电厂迁建项目建设,督促登封市、巩义市、新密市做好填埋场规范化封场。加快公厕和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新建公厕30座,新增“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示范点20座。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开展建筑垃圾及工程弃土堆体专项整治行动。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持续开展排查工作。

  重治理。持续深化交警城管联合执法,稳步推进“郑好停”序化攻坚。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实现智慧停车“一码通”,构建全市停车一张网。突出抓好施工围挡管理,建立围挡审批、监管、执法、监察“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露天烧烤、违法建设、餐饮油烟和“小广告”治理。大力提升文明养犬程度,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联合执法行动,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养犬意识。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机制,推动设立郑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深入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加快城市网格与基层治理网格融合,提升两个网格平台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速智慧城管建设,谋划申报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预警工程、城市防汛系统(二期)、新城建二期城管板块等项目,逐步实现城管业务系统全覆盖。聚力打造郑州城市综合执法品牌,推广“综合查一次”工作法和“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加快执法队伍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全方面提升执法队伍形象。

  未来,坚持党建引领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之路任重道远,郑州城市管理人策马扬鞭,踔厉前行!

  为促进人—非人动物嵌合体等领域的规范研究,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生命科学伦理分委员会近日研究编制了《人—非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伦理指引》

  2月9日除夕夜,以“成都街头走一走,天府画卷迎新年”为主题的成都市除夕主会场活动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礼仪广场举行。

  现代人工作繁忙,轻易造成饮食不规律,不少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遭受到了损害使黏膜发生改变,最后导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细胞骨架回路”并重构微管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贴春联是我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源于桃符。古人认为,在门上挂桃木制成的神符可以辟邪。我国较早的春联出现在宋朝。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除夕,命学士幸寅逊在寝宫门上的桃符撰词。

  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给物体加热似乎比使其变冷快得多。例如,当我们将食物放进微波炉,几分钟就能加热到100℃甚至更高;如果想让食物降低同样的温度,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

  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关键核心领域强链补链。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真正要把科学技术创新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2月2日至4日,湖北、湖南等地突降冻雨,受恶劣天气影响,多趟列车晚点甚至停运。由于正值春运,大量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近日一则“未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4年2月9日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大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起至2029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科普专家这样认为,大年三十时有时无是正常历法现象,系农历大小月所致。

  中国气象局7日发布《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全面分析2023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和主要气象灾害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气候对各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

  走进技术展厅,大屏幕上不仅实时展示着200公里外江苏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气压、土壤温湿度及土壤肥力等信息,还提供实时感知获得的作物长势信息。

  中央气象台预计,6日夜间至7日,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降雪或雨夹雪,贵州、湖南等地有冻雨,上述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摄氏度左右。

  6日上午,在海南昌江的核电基地,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

  走近“工业城”里的工程师群体,听他们描摹新的一年建设制造强国的蓝图,看他们敢为敢创,善作善成。

  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3年,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量和审结量分别同比增加35.84%、28.80%,均创近5年新高。

  为应对雨雪雾天,济青中线在特大桥、水库、河流等重点位置安装上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桥面结冰状态检测器等。

  小手机,大世界。时至今日,手机已不单单是通信设施,而是集电脑、电视、钥匙、钱包、相机、手表、游戏机、遥控器、计算器、手电筒等功能于一身的生活必需品。

  冻雨是一种特殊的降雨天气。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明产生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地油子”或者“流冰”。

  国家药监局5日发布的《2023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该局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61个,数量再创新高,比2022年增加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