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解读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现了六大特点(下)

时间: 2024-02-29 21:22:54 |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特点

  昨天,呈现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晓江对《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公示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的三点解读内容。

  立足千年谋城拉开成都发展架构,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的空间格局之变

  本轮《规划》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下决心调整成都的空间结构,这对于成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都十分重要。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单中心结构的超大城市超出一定规模后必然会带来大城市病问题,也必将面临空间结构调整问题。东京、上海、北京这些超大城市都曾在人口快速增长期进行过空间结构调整。

  追溯成都2300年的建城史,从宝墩遗址到“两江环抱”区域的城址选择体现了古代先人趋利避害的自然规律,当前成都单中心圈层式发展面临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保护等较大压力,城市空间格局必然面临调整,同时成都过去十年人口年均增长58万,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为空间结构调整带来了窗口期。

  在此背景下,《规划》着眼尊重成都自然地理格局,保护成都平原良田沃土和平原灌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成都跨过龙泉山脉向东与重庆相向发展,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中央绿心,推动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转变,谋划成都发展的长远空间。

  这既有利于破解盆地资源约束,降低成都平原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保护“精华灌区”自然文化遗产,塑造成都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又有利于突破成都单中心圈层式拓展、有效破解大城市病,让整个产业布局、人口布局更加合理,全面增强经济、人口等综合承载力,为城市永续发展夯实空间基础。

  以公园城市建设回应城市为民初心,实现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价值选择之变

  城镇化“下半场”城市之间的竞争本质是人力资本的竞争,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转变,倒逼城市发展逻辑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首要的是研究人对宜居生活品质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是吸引人才与创新活动集聚的重要条件。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幸福指数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人口快速增长也同时带来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大城市病问题,需要深入挖掘公园城市以人为本的内涵,努力保持宜人宜居宜业的城市特质,才能在世界城市格局中保持持久竞争力。

  为此,《规划》坚持人民城市理念,紧扣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战略定位,把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放在突出的位置,把生活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注重满足人的全方位需求,围绕人的生活需求,统筹布局“重大区域型+基础保障类+特色提升类”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人的出行需求,加速“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规划“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围绕人的游憩需求,结合公园和绿道,植入人本化设施与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另一方面体现对生命全过程的关注,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优化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实施公共场所无障碍场景营建行动等,大力提升市民幸福感。

  我们经常讲“三分规划、七分实施”,一个好的规划,更重要的是需要好的管控和好的规划实施。对超大城市而言,规划管理一直是一个很复杂的难题。一方面要坚定地、严格地、严肃地传导和执行规划,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去适当地调整和优化规划,预留调整的弹性。

  《规划》遵循超大城市治理规律,构建了突出公园城市特点的空间治理体系与实施保障机制,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一是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构建了包括战略传导、功能传导、格局传导、指标传导、用途传导、清单传导和管控传导为核心的规划传导体系,确保《规划》内容逐级传导落实。

  二是健全全过程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围绕资源配置、用途管制等多方面强化了政策设计,更好发挥规划在空间治理方面的作用,围绕城市生态本底、格局塑造等配套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技术标准体系。

  三是健全实施监督体系,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在坚持城市发展整体的理念和整体的目标,守住底线安全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去适当地优化规划,不断增强对社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专家视点 解读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现了六大特点(下)

时间: 2024-02-29 21:22:54 |   作者: 产品中心

  昨天,呈现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晓江对《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公示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的三点解读内容。

  立足千年谋城拉开成都发展架构,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的空间格局之变

  本轮《规划》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下决心调整成都的空间结构,这对于成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都十分重要。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单中心结构的超大城市超出一定规模后必然会带来大城市病问题,也必将面临空间结构调整问题。东京、上海、北京这些超大城市都曾在人口快速增长期进行过空间结构调整。

  追溯成都2300年的建城史,从宝墩遗址到“两江环抱”区域的城址选择体现了古代先人趋利避害的自然规律,当前成都单中心圈层式发展面临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保护等较大压力,城市空间格局必然面临调整,同时成都过去十年人口年均增长58万,人口的快速增长也为空间结构调整带来了窗口期。

  在此背景下,《规划》着眼尊重成都自然地理格局,保护成都平原良田沃土和平原灌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成都跨过龙泉山脉向东与重庆相向发展,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中央绿心,推动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转变,谋划成都发展的长远空间。

  这既有利于破解盆地资源约束,降低成都平原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保护“精华灌区”自然文化遗产,塑造成都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又有利于突破成都单中心圈层式拓展、有效破解大城市病,让整个产业布局、人口布局更加合理,全面增强经济、人口等综合承载力,为城市永续发展夯实空间基础。

  以公园城市建设回应城市为民初心,实现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价值选择之变

  城镇化“下半场”城市之间的竞争本质是人力资本的竞争,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转变,倒逼城市发展逻辑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首要的是研究人对宜居生活品质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是吸引人才与创新活动集聚的重要条件。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幸福指数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但人口快速增长也同时带来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大城市病问题,需要深入挖掘公园城市以人为本的内涵,努力保持宜人宜居宜业的城市特质,才能在世界城市格局中保持持久竞争力。

  为此,《规划》坚持人民城市理念,紧扣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战略定位,把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放在突出的位置,把生活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注重满足人的全方位需求,围绕人的生活需求,统筹布局“重大区域型+基础保障类+特色提升类”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人的出行需求,加速“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规划“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围绕人的游憩需求,结合公园和绿道,植入人本化设施与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另一方面体现对生命全过程的关注,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优化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实施公共场所无障碍场景营建行动等,大力提升市民幸福感。

  我们经常讲“三分规划、七分实施”,一个好的规划,更重要的是需要好的管控和好的规划实施。对超大城市而言,规划管理一直是一个很复杂的难题。一方面要坚定地、严格地、严肃地传导和执行规划,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去适当地调整和优化规划,预留调整的弹性。

  《规划》遵循超大城市治理规律,构建了突出公园城市特点的空间治理体系与实施保障机制,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一是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构建了包括战略传导、功能传导、格局传导、指标传导、用途传导、清单传导和管控传导为核心的规划传导体系,确保《规划》内容逐级传导落实。

  二是健全全过程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围绕资源配置、用途管制等多方面强化了政策设计,更好发挥规划在空间治理方面的作用,围绕城市生态本底、格局塑造等配套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技术标准体系。

  三是健全实施监督体系,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在坚持城市发展整体的理念和整体的目标,守住底线安全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去适当地优化规划,不断增强对社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