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指点!一份来自民间的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2023-10-23 作者: 哈希体育官网/服务

  为期一个月的北京新总规草案公示已经接近尾声。就在公示的最后几天,两位北京市民创作了一份表达寻常百姓对这座城市的期许的民间文件,《北京城市规划设计导则——非官方版》,作为给总规草案的建议。

  这两位热心市民,他们对城市充满了热爱,对城市的发展充满了责任感,用最为通俗的语言和质朴的图示,为我们示范了本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城市规划启蒙实践。

  围墙和栅栏,作为最生硬的空间分割方式,在我们的城市中大行其道,以极其不友好的形态,界定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归属。大量街道的人行空间被围墙和栅栏剥夺了可参与性,成为只能快速通过而无法停留的城市荒漠。

  尽可能减少城市中的空间分割,增加人行空间的可达性与参与性,让街道成为城市故事舞台。需要标识空间归属时,尽可能采用中性而可塑的区隔方式,如植被。小型临街商业应该在城市更新中得到尊重。

  将快速路和难以穿越的主干道引入中心城区,不仅会使两点之间的交通路线选择单一化。将交通流量汇聚到不易分散的宽阔路段及其出入口,还会使支路路网大片死亡,规划路缺乏实施动力。

  在中心城区弱化封闭式快速路网,将道路面积相对均匀地分配给干道和支路。提供更多交通线路选择,有利于交通流量的分散。

  一望无际的板楼社区会对城市空间造成极大的破坏。这种建筑形态难以形成真正的街道氛围。超大的楼间距还会在城市中留下大量空洞,助长机动车出行依赖。

  在中心城区适当放宽日照要求。积极探索综合型社区的开发模式,打破住宅建筑形态单一的桎梏。不再鼓励大规模板楼社区,代之以利于街道立面形成的合围式建筑群和多种建筑形态的配合共存。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新建筑往往呈现为占地面积巨大的体块。这些体块将区域原有街巷节理完全改变乃至抹除,形成过大的街区孤岛。

  即使整个更新区域都接受重建式开发,其原有街巷节理也应该得到尊重,或在保留的基础上接受适当的优化。新建建筑单体占地面积不宜过大,优先向上发展而不是向四周膨胀。

  将多个相邻地块或是一个巨大的地块交给同一个开发商建设,不利于高混合度街区的营造。尤其在中心城区,这种开发模式对街区品质乃至城市面貌都有破坏作用。

  即使是一个面积有限的地块,也应思考引进多种建筑规划设计、多个开发商和多种业态层次。

  道路两侧的建筑往往大幅退线,并在建筑与道路之间设置行人只可远观没办法进入的绿化带,人行空间反而很局促。这种以机动车视角为导向的展示型临街空间不利于行人的步行体验,亦没有步行的乐趣可言。

  道路与临街建筑之间的布置应更为紧凑,在建筑物入口前设置过于集中的绿地。把更多空间留给行人,合理设置城市家具,并营造丰富的商业形态和步行氛围。

  我们的城市试图将城市中的产业区或高密度开发区域及旧城为中心,按九宫格的均匀布局向外铺展。这种分散规划格局会形成大量过长、交织无序的交通流。

  将原本分散的开发格局集约化,形成一个城市活动的综合中心,并合理设置次级中心。综合中心在旧城之外但与旧城形成良好的互动,把旧城从城市几何中心解放出来。

  城郊开发模式和建筑形态同质化,既不利于控制城市边界、集约利用土地,也不利于形成重点明确的交通逻辑。

  依照在城市整体格局中的位置,城郊各自形成符合自身承载条件的空间特征,主次分明。

  产业的布置格局有其自身规律。我们的城市不能既希望市民的通勤时间缩短,又希望拥有一个低密度或者大量留白、格局分散的中心城区。一味地强调通过搬迁降低城区人口会在环绕中心城区的区域形成一个人口密度大而就业环境有限的条带,导致非常严重的潮汐交通流。

  通过中心城区的治理、增容、提升、再开发、住宅供给、就近安置,让更多的人能够留在中心城区。降低通勤距离和潮汐交通流量,让中心城区的空间更有效率和活力,各个新城和市郊集团的职住配比也会更为合理。

  我们的城市正在迅速消耗其规划边界上的用地,新的土地开发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边缘、郊区集团和新城中并且常常以十分粗放低效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思路正在提前支取北京未来的发展空间,而中心城区的更新反而极大停滞。

  城市边界的开发和划定,应该与中心城区的持续优化提升并行。城市的本质在于汇集。我们的城市不能既希望遏止摊大饼,又希望人口和资源在广大的市域平均分布。

  交通一体化设计的滞后往往使TOD开发模式成为空谈。仅有公共交通站点而无地下空间、楼宇连廊、业态设施和交通配合的开发强度,城市中的公共交通网络与城市形态无法很好地配合。

  实现真正的TOD开发模式需要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进行具有前瞻性的配合,围绕交通枢纽形成高密度的开发格局。通过一系列提升通达性的设计,让公共交通站点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形成贯穿城市的发展和通勤脉络。

  对街巷环境的整治往往演变成对社区服务、小型商业乃至临街立面的毁灭式清除。整治之后的街巷人气下降、特色弱化、生活设施缺乏。

  城市环境整改治理的本质是更好地位居民服务,更好地形成有特色、有文化氛围、有生活气息的街巷空间。引入多样化的业态、物业管理。让街巷拥有自我提升的能力。

  我们的城市欢迎高精尖、追求高大上,但却往往将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轻易归咎于城市中的人口,将控制人口和人口密度当做汇聚更多资源、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质量的基础。

  城市发展是人随资源而动的结果。人为城市服务,而城市则帮助人实现价值。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然带来更多人口和更高的人口密度,而人口汇集的需求又促使城市逐步优化自身。当发展遇上问题和矛盾时,我们的城市应该反思自身的建设与管理,而不是希冀于某种局部的独善其身。

  本书是当今城市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作者罗伯·克里尔所提倡的当代传统主义向我们呈现出更加亲切和让人信服的城市图景,是建筑和规划专业从业人员和师生的必读经典。

  本书主要阐述当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与创新研究,主要包含“新城镇”、“城市区域”、“城市中心区”以及“城镇与城市的重建”四个部分,此外尚有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和评论家的评论文章。

  《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对城市构成进行了详尽的类型学研究,内容涵盖城市设计和新近完成的大型项目,这些项目都表现出全新的公共精神、可识别性和秩序感。

  本书是上世纪城市规划理论的经典著作,介绍了当时北美兴起的一场运动:停止郊区蔓延,取缔以汽车交通为基础的定居模式,取而代之以更加传统的规划法则。本书介绍了这样一种城市规划模式:既可以容纳蔓延,又能为不一样、不同收入的家庭提供充满吸引力的生活选择。通过设计手段来清理我们自己所造成的混乱,进而再次创造出人性化的居住场所。

  本书是已故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林奇的经典著作,一本古老而细致的入门书,其中关于设计的全过程以及对基地、行为、景观、土方及公共管线、社会影响、利益权衡等,会让你对一个完整的设计和设计师该尽到的社会责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包括对总体设计程序的论述,典型实例的分析和十章有关问题的研究,即用户分析、设计纲要、修建场所和总体设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及规划含义、造价估算、发展中国家住宅建设的总体设计、设计战略和环境分析等,各部分都有照片、墨线图和旁注草图加以说明。书后的大量附录论述了专门的技术,提供了详尽的原始资料和标准数据简表。

  《街道的美学》是日本当代建筑大师芦原义信力作。本书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及《续街道的美学》为基础,系统整理街道和城市公共空间领域内相关著作的主要结论,阐述街道的基本概念,并进一步理清街道的分类、构成要素、比例和尺度;同时,探讨街道与城市的关系,街道承载的行为活动,街道研究的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等内容,为城市近人尺度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以应对中国城市“只有城市、没有生活”的现状。